2009年2月17日实验室全员进行了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学习,就如何深入地理解质量管理体系、体系如何有效的持续改进,以及体系在软件检测过程中的实施进行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遵循《CNAS/CL01:2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开展各类检测活动。自2002年初次通过实验室质量体系认证的几年来,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我们认为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审核、评审,通过外部审核改进管理体系,开展有效的每年每季度的“质量周”进行质量监督,参加各级能力验证活动,做好检测人员培训、考核以及抱怨处理工作是实现管理体系有效性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
审核是对实验室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查的有效管理工具,审核的结果可为管理者采取措施提供信息。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审核、评审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标志,也是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基础。
通过开展内部审核保证质量体系持续符合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己进行的,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其实质就是质量工作检查,是检查检测工作是否持续不断地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转,验证实验室的实际运作是否持续符合所建质量体系和评审准则的要求,发现质量体系中的不合格,并通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通过开展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活动,也可以说是质量工作的总结,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更改和改进。
通过外部审核,不同的技术专家及不同的视角发现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实施有效的整改,必要时制定预防措施,这也是认证后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之一。
每年每季度“质量周”的质量监督工作是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对检测工作进行足够的监督是确保检测工作初始和持续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质量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纠正及纠正措施,并对整改情况实施跟踪验证,必要时可运行“不合格检测工作控制程序和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在影响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实验室水平的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和水平。做好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工作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同时做好每一个客户抱怨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声誉的手段之一。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是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