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ISO/IEC JTC1/SC7 WG6会议在罗马召开,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的刘振宇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龚家瑜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根据各个国家提出的修改意见,修订软件工程相关国际标准ISO/IEC 25011 IT Service Quality Model、ISO/IEC 25022 Measurement of quality in use、ISO/IEC 25023 Measurement of system and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和ISO/IEC 25024 Measurement of data quality。软件中心代表团此次参会的主要目的是负责跟进ISO/IEC 25022、ISO/IEC 25023和ISO/IEC 25024这三个国际标准的修订进展。
会上,根据软件中心代表团的提议,在最新版本的国际标准ISO/IEC 25023草稿中引用了由软件中心负责起草,在2013年出版的的国家标准《系统与软件质量》系列标准(GB/T 29831~GB/T 29836)的核心技术思想,将需求期望值的概念融入了国际标准中。这项举措使得多个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的修改,例如“平均失效间隔”(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修改为“平均失效间隔符合性(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conformance)”、“平均宕机时间(Mean down time)”修改为“平均宕机时间符合性(Mean down time conformance)”,以便于进行对软件的总体评价。
会议期间,通过与各国国家代表团的专家交流,了解了国际标准中部分条款的具体释义,为将来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汲取先进技术思想打下基础。鉴于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在软件测试方面实践上的经验基础,会上软件中心代表团建议删除了指标“功能规格说明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该项建议得到了各专家的认同,并在下一版本的标准中作了相应的修改。
会议的闭幕期间,软件中心代表团提议将2015年WG6组内会议放在上海举办,并对会议地点作了报告进行介绍。最终在与会专家的一致同意下,2015年的WG6组内会议将在上海召开,并由软件中心承办。
本次会议中,软件中心代表团提出的多条建议均被采纳入国际标准的修订进程中,使得中国在软件工程相关国际标准中,逐渐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为中国在软件工程领域国际地位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