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介绍

时间:2015-06-29 11:22责任编辑:SSTL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介绍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下列成员组成:
 
杨根兴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二级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上海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缪淮扣
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并担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应用科学学报》等三个杂志的编委,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上海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方法、软件工程。学术贡献是逻辑程序设计、自动推理和软件形式方法等。完成了近20多个国家级和上海市级科研项目。1990年、2003年两次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7部。ICFEM2002国际会议的程序主席,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1992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1991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9年、2001年两次获上海市“育才”奖。
 
冯惠
工信部电子四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资深标准专家。
 
徐宝文
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主任、江苏省软件质量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分别获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国防科大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一、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高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安徽省计算与通讯软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西区高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曾先后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暨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主任(荣誉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软件方法论、软件分析、度量与测试)、Web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美、英、加、澳、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有比较广泛的合作关系。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委员等100余次。主编系列丛书(教材)三部,出版著译作1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500余篇次,多篇论文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者引用与采用,国内外他引约4000次(其中国外他引1000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一等奖三次、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5次、三四等奖若干次。
 
虞惠群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及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5年起任教于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至今,其中2001年至2004年为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访问学者。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多项。研究领域涉及软件工程、可信计算与安全、形式化方法及应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编著教材1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
 
赵文耕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软件科学网上合作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软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研究领域:软件工程、企业应用集成、电子商务。

刘晓强
东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系 教授、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命题专家组组长、上海市计算机软件评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协会理事、国家教委教育信息化专家、上海浦东新区信息化专家、机电产品国际招标评审专家。

王力生
同济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嵌入式系统、并行处理系统、GIS系统等。

张敬周
副研究员、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副总工程师、技术研发部主任。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12394号  沪ICP备140333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