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另一类言语材料,如电子邮件、BBS公告版、网上聊天室等早已逐渐进入司法领域。侦查信息化在侦查系统的实际工作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侦破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没有先进的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就不可能有效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和国家利益。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建设1101园区网络(互联网出口部分,以下简称“因特网”),旨在整合公安情报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构建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信息应用为主导、以信息人才为依托、以信息安全为保障的综合体系,实现办案现代化、办公自动化。刑侦总队因特网由核心层和接入层组成,采用最新的网络扁平化理念设计而成。该网络在投入使用后,用户使用感受网络速度较慢,并且多次发生网络关键设备宕机事件,对刑侦总队的侦查办案工作造成了影响。
本次测试的目的,通过对刑侦总队因特网网络结构、网络关键设备配置的分析,以及对网络流量的监控,综合考察刑侦总队因特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定位该被测网络可能存在的不足,为后期网络调整和改造,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测试内容
根据用户测试需求,制定了本项目测试内容包括网络设备测试、网络设备资源占用监测、NAT功能测试、链路层健康状况测试等。
经测试发现,被测网络中多个关键设备,存在如下问题:包括启用了多项非必要的服务,静态路由未汇总,网络环路报错,VTY连接超时时间设置过长导致大量远程连接未正常退出等问题。
网络设备资源占用监测发现互联网接入路由器CPU占用率较高,并在监测过程中出现宕机情况。
NAT功能测试:检查路由器NAT配置,尝试使用因特网接入Vlan的IP地址访问外网地址,验证NAT功能。
链路层健康状况测试:对核心层连接防火墙交换机的内侧出口做镜像,通过Finisar工具监控该端口流量,检查链路层健康状况。
该项测试结果表明,在网络流量较大的时段,网络协议以多媒体应用协议为主,并且定位到了具体产生大数据流量的网内IP地址,为调整网络流量管理策略提供了参考。
测试总结
本测试定位了刑侦总队因特网存在的不足。项目实施方根据测试结果对刑侦总队因特网的配置进行相应调整后,网络拥塞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剩余的问题将留待后期网络改造时,根据测试结果数据,予以进一步解决。本测试项目为上海公安刑侦总队信息网络的可靠、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被测网络今后的升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测试团队的专业水准和敬业态度得到了用户方面的充分认可和肯定。